四川省南充市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 着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

四川省南充市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 着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
   四川省南充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,认真贯彻落实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着力推进“双师”共享、基地共建、难题共克、人才共育,不断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切实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。
  共享双师、共建队伍,抓好骨干力量。健全“双师”队伍管理机制,指导各校制定《外聘(兼职)教师管理办法》《教师年度考核实施细则》《教师职称量化考核实施细则》等文件,落实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,设立“双师型”教师津贴专项资金,鼓励公办中职院校合理分配编制用于外聘兼职教师。目前,全市中职学校专任教师达到2820人、占比79.41%,外聘教师达到184人、占比4.93%。健全“双师”培养机制,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特别是用人自主权,超60%中高职院校可自主到高校遴选优秀毕业生。2020年新增中职学校教师379人,截至目前,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累计达107人;选派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业务提升学习532人次、到企业跟岗实践锻炼119人次,拥有高级技师、首席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增加50人。健全“双师”引领机制,加强“双师型”教师名师工作室建设,已累计建设“双师型”教师实践基地31个、国家级大师工作室2个;南充中专学校《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和举措》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职业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。
  共建基地、共设专业,提升教育教学实效。聚焦融合联建基地,制定校企合作奖补政策,按基地建设投入总额的5%给予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基地一次性奖补。学校负责提供实训场地以及部分设备资源,企业负责提供生产实践中新型的实训设备或者投入部分经费,促进学校与企业的人才、设备、技术等有机融合。推动35家企业与28所中高职院校共建校外实训基地5个,支持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全力打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运营基地。聚焦产业定制专业,对接南充“5+5”产业集群,支持21所中高职院校围绕汽车汽配、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,定向开设专业16类65个,建成专业点183个。聚焦趋势构建集群,对接“成渝经济圈”产业发展趋势,加快推进以川东北区域职教城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核心区建设,立项建设市级公共实训基地;重点针对市属高职院校,着力打造2个“双高”重点专业群,引领带动3个校级骨干专业群和5个成长型专业群协同发展,促进专业集群交叉融合、跨界整合、有效耦合。
  共创平台、共克难题,提升成果转化效率。加强合作平台建设,搭建“产教合作、科教创新、项目推介、学术交流、人才信息”5类平台,共建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园8个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交流平台优势,支持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加快电商一体化课程建设、电商校园馆(双创中心)、特色班建设等合作,促进资源成果校内转化。加强科研团队建设,对接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,建成南充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、农业产业技术学院等科研机构10个,动物疫病防控与检测、果实品质控制与深加工技术等重点实验室8个。着力推进科研转化,抓好南充职教集团等5大集团实体化运行,力争到2025年,全市职教集团达到10个,职教集团的院校参与率和行业企业参与率达到80%以上。加强教研课改成果转化,激励专业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,通过互派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,共同破解校企在技术攻关、产品研发、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难题,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和在教学实训领域的应用。目前,全市职业院校完成省级课题1项、推进省级课题3项、校企共同转化科研成果2个。
  共推试点、共育人才,提升职教育人水平。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,探索企业招生、学校培训模式,推进产教融合校企“双元”育人培养模式改革。稳步推进“1+X”证书制度试点工作,目前,试点职业等级证书17个,涉及专业17个。有序推进订单式培养,推进政、校、企、园联动办学,校企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,结合岗位能力需求,开发“订单式”课程,利用企业技术设备等条件,实现企业需求与培养标准无缝对接,量身打造技术技能人才。目前,已开发课程标准4个、岗位技术标准3个、服务礼仪类教材1本,开设订单培养班9个,校企共同制定中职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63.06%。逐步深化区域协同,牵头成立川东北学前教育类、医药卫生类专业联盟,开展医疗卫生、服务礼仪等技术指导20余项。深化“南渝合作”,与重庆市合川区签订校校合作协议、校企合作协议,从学校建设、学生培养、实习就业等方面联手提升育人实效。


[字体:    ]